中金任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公司增资项目独家财务顾问 助力中石化混改迈出新步伐

2017-01-04公司新闻

中石化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管道有限公司”)增资项目于2016年12月12日完成了增资协议的签署,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王玉普、总经理戴厚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总裁缪建民,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中金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毕明建见证签约仪式。中国石化集团领导王志刚、赵东和刘运,中国人寿集团副总裁王思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会计师张华、副总裁阳晓辉出席活动。项目于近期完成了交割,标志着历时四个半月引资工作的正式完成,中国石化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新步伐。

本次增资由与中国人寿集团下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及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下属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国投交通”)以现金共计228亿元认购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下属的中国石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公司”)持有管道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中国人寿持有管道有限公司43.86%的股权,国投交通将持有管道有限公司6.14%的股权。本次增资是2016年以来全球第四大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也是非TMT行业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

从引资流程来看,本次引资充分体现了“三公一透”。本次引资采用在产权交易所公开征集投资者、多轮评议、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由投资者对管道有限公司价值进行独立判断并提交约束性报价;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提交报价的投资者进行综合评议,遴选进入竞争性谈判;并再次由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从而遴选出最终投资者。

从引资操作来看,本次引资执行高效紧凑。自2016年8月2日中国石化董事会通过关于本次引资的决议以来,仅用四个半月时间完成了在产权交易所信息发布、投资者沟通、竞争性谈判和协议签署等诸多工作。

从引资意义来看,本次引资践行了中央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本次引资是继中国石化销售业务重组引资后公司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又一次积极尝试。通过扩大与各类资本的合资合作,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企业活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挖掘企业内在增长潜力,对于国有企业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引资结果来看,本次引资虽然通过私募股权融资的方式,但估值水平及募集资金的规模均不逊于公开发行,充分挖掘了管道有限公司的资源、区位、市场、管理、品牌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发现和提升了公司价值。本次增资引入了中国人寿和国投交通两家投资者实现共同经营,交易的成功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者的优势,与中国石化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引入投资者,结合外部的管理经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从而实现中国石化与投资者的多方共赢。

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是是贯穿长江经济带沿线唯一的天然气长输管线,惠及亿万城乡居民。此次引资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继续推进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以及扩能工程和储气库等建设,社会资本的介入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石化天然气管网建设能力和市场化管理运营能力,助力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石化作为国企改革的先行者,聘请中金公司担任本次引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全面牵头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具体执行工作。中金公司在项目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兼顾了中国石化和投资者的诉求。面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外部环境重大变化,中国石化与中金公司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深入理解政策精神并正确引导市场预期,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为最终成功引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有企业响应中央的号召,利用资本市场整合资源,优化业务结构,增加自身竞争力和活力,实现现代化企业治理。中金公司凭借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和“以国为怀”的高度使命感,为国有企业改革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