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尼木县“慧育中国”项目考察纪实

2019-06-26公司新闻

2019年6月23日,中金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陪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卢迈副理事长、2000年诺奖经济学获得者芝加哥大学James Heckman 教授一行、以及西藏母子保健协会、尼木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到距离拉萨市128公里的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对已开展7个月的“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以下简称“慧育中国”)进行回访,实地察看“慧育中国”项目在尼木县实施情况及成效,交流探讨儿童发展事业,与督导员、家访员们交流。

调研组一行分别来到尼续村和山岗村农户家中实地调研“慧育中国”项目实施情况,详细了解了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子女受教育情况、家访员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项目实施以来小朋友们的变化。

两岁四个月的丹增卓嘎去年加入“慧育中国”项目,原先怕生害羞的小姑娘早早和妈妈在路边迎接调研组的到访,与大家热情的打招呼,还快乐的伴着音乐唱唱跳跳。在接下来的家访辅导中,小卓嘎用藏语准确说出每种动物的名称,对形状颜色和大小把握非常准确,与大家的互动等环节表现都非常出色。小卓嘎的妈妈说,女儿的变化让她很高兴,她也从项目中收获很多。

“‘慧育中国’项目自去年11月在尼木县续迈乡和塔荣镇启动以来,参与家庭达到了310户,参与儿童人数为338名,现有36名本地的乡级督导员和家访员,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落实儿童早教的家访职责,项目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西藏母子保健协会会长白玛央金介绍到。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卢迈副理事长和Heckman教授与来自尼木县的19位项目督导员、家访员深入交流,家访员们向调研组介绍参加项目后孩子们的显著变化:“孩子们更聪明更活泼,可以清晰快速地辨别画册中物体的种类,对日常礼仪、生活常识等方面知识有了了解;变得更阳光更自信,在前期的入户家访中,孩子们对陌生人来访表现出躲闪、畏惧,经过教育引导,目前孩子们已具备和陌生人正常沟通交流的能力;孩子们与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通过平时的亲子互动游戏,家长与孩子间的默契更加明显……”

对于家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卢迈副理事长也提出几点要求:“孩子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把这个阶段的内容掌握好了以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另外,一定要加深情感连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说话多互动。随后,我们会提供更多培训机会,满足家访员的要求。”

Heckman教授作为计量经济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对像“慧育中国”这样在儿童早期进行高质量干预,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正面影响,进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长效动力的项目,寄予了极高的肯定和期望。他鼓励家访员说,不仅是参与项目的孩子,他们的兄弟姐妹、邻居和朋友,乃至未来他们的孩子,都将受惠与你们的努力。 

当日下午,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白玛旺堆接见了代表团。白玛旺堆代表市委、市政府对Heckman教授一行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拉萨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特别是对儿童事业的关心表示衷心感谢。

白玛旺堆向代表团一行简要介绍了拉萨市基本情况,并表示:去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慧育中国”项目在尼木县试点,致力于农牧区儿童早期教育,为拉萨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发展普惠式的儿童早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经验借鉴。希望以项目良好开端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符合西藏实际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提高拉萨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推动拉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Heckman教授对会见表示感谢,并表示:科学合理地进行儿童早期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研究证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慧育中国”项目对试点地区儿童的早期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双方深化合作,共同促进拉萨市儿童早期发展。

中金和中金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密切合作,自2017年起先后出资900万元支持湖南古丈县、西藏尼木县、甘肃会宁县开展“慧育中国”项目,累计有1600多名幼儿受益,并为当地解决160多个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