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介绍
本网页仅供香港居民所用。非香港居民在浏览本网页所载的资料前有责任参照相关司法权区内的任何相关的法律及规定。
本网页乃供一般资料用途,并非用作满足任何司法权区内的任何特定监管规定,亦非用作其他用途。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或联属公司(统称「中金资产管理」)向浏览者提供的资料仅供参考之用,且并无计及阁下的投资目标、个人情况或需要。证监会或任何司法权区的任何监管机构并未审阅本网页所载的资料。本网页所载的资料并不是专业意见,因此任何人不得依赖,而本网页及其中所载资料不拟构成及不构成认购任何产品或证券的要约、邀约或邀请。
儘管中金资产管理尽力确保本网页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中金资产管理概不保证其就任何目的而言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或恰当性。阁下不应依赖本网页所载资料,并须自行评估、判断、调查,以及谘询及寻求一切所需的独立意见。
在现行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中金资产管理及其僱员、代理及代表各自明确表示,不会对由以下各项产生或与以下各项有关的任何损失、损害、费用或开支承担一切或任何责任(不论涉及侵权行为或合约或其他事件):
- 本网页的内容有所遗漏,包括任何明文或暗示的陈述、声明或结论;
- 向任何人士提供本网页所载资料或其任何部份,或任何人士使用本网页所载资料或其任何部份;
- 编製本网页所载资料;
- 任何人士依赖、披露或使用本网页所载或与之有关的任何资料或声明。
如中金资产管理或其僱员、代理及代表各自就有关本网页或因此产生的任何事情所负责任可定为有限责任(但不包括弥偿或摒除方面),则以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为限。
在未取得中金资产管理的同意前,不得复製、分派、修改、广播本网页所载资料或其任何部份作任何用途,亦不得提供超连结或以任何方式传送本网页所载资料或其任何部份作任何用途。
投资涉及风险。过往表现并不预视未来表现。请参阅销售文件以了解进一步详情,包括风险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依据本网页进行投资。本网页所载任何前胆性陈述须依据若干假设及情况作出,而有关假设及情况不一定会实现,因此概不保证有关陈述属真确。
尊敬的投资者
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要求,中金公司作为证券公司,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载体,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产品,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销售机构通过设置特定对象确定程序的官网、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介向已注册特定对象进行宣传推介的除外”。
根据上述监管要求,如您属于我司客户,请您在后续操作中输入“查询密码”进行登录;如您尚不属于我司客户,请联系我司资管部客服人员通过我司资管部直销柜台或代销机构查阅产品信息,办理业务手续,非常感谢!
我司资管部客户服务中心联系方式如下:
直销中心热线:010-65050105
客服热线:800-810-8802(固话用户免费)
客服邮箱:CIS@cicc.com.cn
再谈就业与收入增长压力对消费的影响
2019-01-21中金观点
近几个月,中国的消费增长数据呈现快速、全面放缓的态势,尤其是大众消费增长亦显露疲态,可能从侧面反映出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承压。2018年下半年,整体可选消费增速下了一个台阶。其中,汽车销售对可选消费造成显著拖累——2018年乘用车销售首现量价齐跌;此外,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自2017年中起即开始收缩,这与本月初苹果公司下调其营收指引相呼应。但更值得警惕的是,大众消费品的增长也开始显现疲态,特别是部分具有“消费升级”意义的部分日常消费品,如瓶装水、肉制品、果汁饮料等。如果说可选消费与企业盈利的增长更为相关,那么大众消费增速承压,则更可能反映出就业形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变化。
多重负面因素叠加,造成近期消费减速。虽然其中部分因素有望逐渐消除,但是就业和收入增长的压力或将延续,并(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可选和大众消费均产生影响,成为今年消费增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诚然,近几个月的消费减速由多重负面因素叠加造成,包括(1)就业形势的恶化(反映为真实失业率及居民收入增速承压)、(2)非住房消费贷显著收紧和(3)股市下跌带来的负财富效应。往前看,部分因素(例如消费贷收紧)对于消费的负面影响有望逐渐消除。但是,正如近期研报中所述,考虑到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地产的下行压力积聚、外需增长仍具不确定性、且新型服务业增速在向下换挡,因此,不排除今年多个行业就业承压的可能性。随着就业形势的恶化,消费增长存在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其中也包括具有“消费升级”意义的必选消费、大件消费品、服务消费、地产相关的消费等。此外,近期通缩压力快速上升,可能也将成为消费增长的掣肘,因为通缩预期上升会降低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抑制当期消费需求,并且其对价格波动较大、周期属性相对明显的消费品类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
往前看,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有必要密切关注企业盈利增速和亏损企业数量、亏损额的变动,这些指标能反映劳动力需求可能的走势和居民收入增速的变化,有助于判断今年总体消费的拐点。正如我们在之前报告中所分析的,虽然目前尚没有高质量、高频的数据用以评估短期的就业形势,但是居民收入增速的变化却通过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企业盈利(以及从另一面而言,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能从侧面帮助我们了解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因而将有助于判断今年总体消费的拐点。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已于2018年11月转负,为2015年12月以来首次,表明消费减速、企业盈利恶化、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负反馈”正在逐步形成。往前看,我们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继续下滑是大概率事件。虽然近期发改委提出了稳定消费需求的补贴计划,但是今年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提振消费的空间可能有限——我们近期的分析已经表明,今年广义财政赤字扩张可能主要受中央及地方政府收入增速(被动)放缓推动、即财政收入所谓的“自动稳定器”效应,由此,即使只是保持政府支出平稳增长,所隐含的“资金缺口”意味着今年的“广义财政赤字”需同比大幅扩张2.5万亿元以上。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17号 京ICP备07500352号-2
© 2013-2019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本站已支持IPv6网络访问